小两口放弃海边的舒适公寓,来到一片废弃的荒地开垦农场,这种事在常年受三农问题困扰的中国恐怕难以理解,但在工业革命两百多年后的西方社会却屡见不鲜。这倒不见得就体现谁先进谁落后,有时候可能只是围城心态,瞎折腾罢了。当然,生产力越发达,就能给每个人越多的机会去尝试其他生活方式,而且容错率和成功率也相应提高。这正是John和Molly所经历的。不用《米纳里》那么艰辛,没有《甘泉码农》那般悲情,凭借一定的启动资金和科学方法,两百英亩的农场差不多第三年就成型了。再加上俩人都混媒体圈(John是摄影师兼导演,Molly是美食博主),深谙宣传之道,最终让杏巷农场(www.apricotlanefarms.com)凭借本片名扬四海,又是观光游又是开学校又是写童书,妥妥的美国梦范例。

当然,我们喜欢本片,主要还不在其励志。试想,即使他们失败了,农场没开起来或因入不敷出而倒闭,我们依然会为他们的梦想和努力而感动。这首先离不开讲故事的套路,比如强调为了一只狗而搬家,先把困难说大说全(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任务),一个叫Alan的顾问的离世等。其次是夫妻二人的同心协力(当然吵架的也没拍出来)和事必躬亲,他们对小动物的呵护,鸡和猪做朋友等正能量;毕竟能坐下来看一部九十分钟农场纪录片的观众八成是内心细腻温暖有爱的。但最让本片与众不同的,也是它的核心理念和最大卖点,即生态农场。具体的概念和分类我不懂。按照“朴门”(permaculture)的维基词条的解释,其原则包括用自然方法解决问题、利用和储存能量、不产生废料、注重多样性等,这些在片中都有体现。印象最深的是鸭子吃蜗牛、鸡吃蛆、鸟吃害虫、老鹰吃鸟、郊狼猫头鹰蛇等一起吃地鼠,俨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我本身对有机农业的概念不以为然,何况是这种较为极端的生态农业。把几种东西混种混养固然有一定优势,但也往往带来新的问题,于是就要不断加入新元素、不断试错,这个过程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不是谁都能承受的。全球要养活那么多人,目前恐怕还得靠高效的大型现代化农场和畜牧场。这种自给自足的家庭作坊,更适合拍自娱自乐的小资电影。这不,四年过去了,不甘寂寞的他们又拍了个小续集。没啥干货,就给大家更新一下猪妈妈Emma的近况和小羊羔找妈妈的故事吧。



最大的小小农场The Biggest Little Farm(2018)

又名:我家有个开心农场(台)

上映日期:2018-09-01(特柳赖德电影节) / 2019-05-10(美国)片长:91分钟

主演:约翰·切斯特 / Molly Chester / Matthew Pilachowski / 

导演:约翰·切斯特 / 编剧:John Chester/马克·蒙雷 Mark Monroe

最大的小小农场相关影评